AGI 時代後的新勞資關係
太長不想讀 TL;DR
- 後 AGI 時代的勞資關係可能會因人工智慧通用智能(AGI)而改變,薪資結構可能趨向最低工資,強調成果共享模式。
- 證據傾向於認為,未來關鍵資源的「控制權」(Access)如頂尖技術或數據的獲取、醫療醫院、基礎能源資源,將成為新的稀缺資源,而非金錢。
- 這個話題存在爭議,我只是暫時把想法整理出。
薪資結構的改變
後 AGI 時代,薪資可能會調整到最低工資,甚至更低,因為 AGI 可能取代許多工作,減少對人類勞動的需求。AGI 可能讓工資降到生存線以下 (Epoch AI),但也有人認為,歷史數據顯示自動化並未顯著降低勞動價值,工資可能仍會增長 (Tabarrok)。不過不管怎樣應該都不用擔心,因為全民基本收入(UBI)可能成為補償機制,讓人們即使薪資低也能維持生活。
稀缺資源是 New Currency
未來,能取得稀缺資源的權力可能比金錢更重要,尤其是對先進技術、算力、醫療或是能源的控制權。我定義成 「Access」。缺乏先進技術訪問可能加劇不平等 (Forbes)。這意味著,誰能使用 AGI 或相關資源,可能決定未來的競爭力。
個人猜想與見解
人工智慧通用智能(AGI)指的是能像人類一樣執行任何智力任務的 AI 系統,預計將對勞動市場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。薪資可能轉向成果共享模式,也有一部分是一個人能扛的工作範圍有了 AGI 會變得更廣、更強、更快。想像成一個人如果可以負責一條營收的所有工作事項,那用營收分潤是一個更好的合作方式。另一部分是這個成果,可能就是稀缺資源得控制權,就是我們所講的 Access。舉例,你跟老闆要一起打造一個醫療科技能延長壽命 10 年,你會有未來的使用權,光是這個就比金錢還更吸引人。
所以,Access 將取代金錢成為稀缺資源,這個更可能是人還需要去工作的主要原因。這些觀點在研究中都有跡可循,但也存在很多爭議。我的猜想是薪資可能真的會壓低到最低工資,因為企業可能更依賴 AGI,減少人力成本,但因為有 UBI 的普及,讓人們專注於更有意義的工作。甚至,選擇老闆可能跟選擇伴侶一樣,更在意的是雙方的互相欣賞、資源、目標跟願景。
而後 AGI 時代的勞資關係是一個需要被廣泛討論的議題,特別是薪資結構的轉變和 Access,是否會成為新的稀缺資源。以下是相關研究涵蓋我提到的觀點,並加入個人猜想與淺見。
薪資結構:最低工資與成果共享
研究顯示,AGI 可能對工資產生負面影響。一篇 2025 年 1 月的論文指出,AGI 的出現可能導致工資崩潰,因為它能取代所有勞動任務,創造一個悖論:企業生產力提升,但消費者因收入下降而無法消費 (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nd the End of Human Employment: The Need to Renegotiate the Social Contract)。這支持用戶的觀點,即薪資可能壓低到最低工資,甚至更低。
然而,這一觀點存在爭議。Maxwell Tabarrok 在一篇 2025 年 1 月的博客文章中認為,AGI 不會讓勞動完全無價值,歷史數據顯示,自動化並未顯著降低勞動在 GDP 中的比例(約 50-60%),並且勞動價值可能透過新任務和新技能得到維持 (AGI Will Not Make Labor Worthless)。這挑戰用戶的零薪資觀點,但也提到成果共享模式可能成為替代方案。
UBI 被認為是緩解薪資下降的關鍵。研究顯示,UBI 可提供基本生活保障,讓人們即使薪資低也能維持生活,特別是在 AGI 取代大量工作時 (The Road to UBI)。此外,成果共享模式,如根據專案成果分紅,可能成為新趨勢,企業可能更依賴專案成果而非固定薪資 (Just Think AI)。
我認為薪資確實可能壓低到最低工資,但是人們生活並不會在感覺到貧瘠。因為整體的自動化已經夠高時,生活品質會比現在好上很多倍。除非是人類會比較的天性所造成的痛苦,就另當別論。
企業更依賴 AGI 來降低成本,所以 UBI 的普及可能讓這變得可行,讓人們能專注於更有意義的工作,比如創意或人際互動。這可能導致部分人失去意想不到的傳統工作,但也可能開啟新機會。
Access 成為新稀缺資源
未來稀缺的不再是任何國家的主權貨幣,而是 Access。如頂尖技術、數據或精英網絡的獲取權。這一觀點在 AI 時代的討論中得到一定支持,比如一篇 2024 年 2 月的文章指出,AI 時代數據成為相對稀缺的資源,而計算資源變得充足,暗示數據訪問權將成為關鍵競爭優勢 (Data in the Age of AI: From abundance to sudden scarcity)。
研究顯示,AI 可能擴大對立的產生,特別是對缺乏技術訪問的地區或群體,導致不平等加劇 (Forbes)。例如,2023 年的一篇報告提到,非洲有 63% 的人缺乏互聯網訪問,無法享受 AI 帶來的好處 (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)。這意味著,訪問權可能成為新與舊的社會分化,造成動盪不安。
Access 的競爭當然可能會加劇社會不平等,特別是對弱勢群體。這可能讓技術差距更大,導致部分人被排除在 AGI 帶來的機會之外,社會又變得過於專制和菁英集中統治。但我也認為,政策可以介入,比如透過公共平台提供技術訪問、開源來減少社會分隔。
以下表格總結了關鍵來源的相關信息,幫助理解討論的廣度和深度:
來源 | 發布日期 | 主要觀點 | 與用戶觀點的關聯 |
---|---|---|---|
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nd the End of Human Employment: The Need to Renegotiate the Social Contract | 2025-01 | AGI 可能壓低工資至零,需 UBI 和新經濟結構,如公共 AGI 所有權。 | 支持最低工資和訪問權(AI 利潤的訪問)。 |
AGI Will Not Make Labor Worthless | 2025-01 | 歷史數據顯示勞動價值穩定,挑戰零薪資觀點。 | 反對最低工資,與成果共享模式有部分重疊。 |
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on Jobs | 2024 | 強調公平訪問新技術工作,需技能再培訓。 | 支持訪問權作為新資源。 |
Data in the Age of AI: From abundance to sudden scarcity | 2024-02 | 數據成為 AI 時代的稀缺資源,計算資源變得充足。 | 支持訪問權(數據訪問)成為新稀缺資源。 |
The Age of AGI: The Upsides and Challenges of Superintelligence | 2024-09 | AGI 可能減少人類勞動角色,需重新評估經濟結構。 | 間接支持訪問權和薪資結構的改變。 |
爭議與未來展望
這個議題存在顯著爭議,特別是關於薪資是否會壓低到最低工資。支持最低工資的觀點強調 AGI 的低成本勞動,而反對者則認為勞動價值會透過新任務和新技能得到維持,最終的答案可能會回到整體經濟的數學問題。
我認為未來很可能會看到兩極分化,一部分人靠各種 Access 獲得優勢,另一部分人因缺乏 Access 而被邊緣化。國家的政策能平衡這一點,透過大力的教育改革讓更多人能參與技術發展。
關鍵引用
-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nd the End of Human Employment: The Need to Renegotiate the Social Contract
- AGI Will Not Make Labor Worthless
-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on Jobs
- Data in the Age of AI: From abundance to sudden scarcity
- The Age of AGI: The Upsides and Challenges of Superintelligence
-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Caused A 50% To 70% Decrease In Wages—Creat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Threatening Millions Of Jobs
- AI’s impact on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S
- The Road to UBI: The Future of Work and Universal Basic Income